新华社广州11月19日电(记者杨树新)全球首艘浮动动力定位笼式工作船“湛江湾一号”19日正式交付广东湛江,为我国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增添新的力量。
“湛江湾一号”全长154米,总宽44米,养殖水量8万立方米。船上设有12个独立养殖区,可满足同时养殖不同鱼类的需求。年生产能力可达2000吨至5000吨。这是一个现实的育种工具。
笼式工作介质“以静态为主,动静结合”。可实现漂浮养殖、自主航行、平台避险、绿色能源自给的大型游弋网箱平台。具有智能投料、清网、平台监控等功能ng、养殖监测和无线传输。
“湛江湾一号”总设计师、湛江湾实验室智能海洋装备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晓表示,“湛江湾一号”有两大变化。一是首次实现船网一体化设计。在保证足够的结构强度的基础上,“湛江湾一号”可以实现自主航行和水体自然交换,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建设成本低,养殖换水日常运行成本低,同时实现深海水质良好的养殖环境,提高渔业质量;二是创新实现浮式动态养殖定位,摆脱对锚泊系统的依赖,可在水深100米以上的水中低功耗长时间作业,扩大海上养殖面积。
桂建芳院士中科院表示,“湛江湾一号”为我国海水养殖探索道路、推动水产养殖从浅海走向深蓝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湛江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麦康森认为,“湛江湾一号”的交付意味着我国实现了从“依靠海、吃海”到“识海、用海”、“智慧海、海发展”的历史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