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的芬芳进入男人的心中,女人的力量无穷无尽。历史的天空清晰地折射出女性的光芒。
10月13日,以“命运共同体:加快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为主题的全球妇女峰会在京开幕,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召开30周年,共商促进妇女事业发展大计。历史的回响链接着对未来的期待,人类追求平等的历史被铭刻上新的坐标。
习近平主席指出,妇女是艾汗的重要创造者、推动者、传承者。
10月13日,嘉宾出席全球妇女峰会开幕式。同日,全球妇女峰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 摄
国家会议中心,不同颜色、语言和文化的混合。全体会场外,在以“华韵城方·鉴赏无良文化遗产”为主题的专题展览前,各国代表纷纷表演中国人的独特动作,感受东方文明之美;会场内,穹顶灯光如星河般倾泻,精彩演讲引发共鸣共鸣,掌声雷动。
这是文明的回望——
30年前,《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成为世界妇女事业发展的里程碑。今年确定的12个主要关注领域的战略目标和行动已经从政策技能在政策和日常生活现实中的作用发生了变化。今天,大会代表们团结一致、行动起来,再次表达了加快实现性别平等的坚定决心。妇女地位和力量的增强,在国际妇女运动史上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这是全球焦点——
从非洲的杂草到北欧峡湾,从拉丁美洲的雨林到亚洲的城市,代表们走遍了山海。他们是来自不同国家的政要和国际友人。 SilA说着不同的语言,但有着相同的信念:“北京有时会看到我们,现在我们将继续我们的行动。” “我们有一个坚定的共同承诺,将继续前进而不是倒退。”彼此的深入交流和学习,体现了命运共同体的责任和担当。
10月13日,外国女记者在全球妇女峰会上拍摄到以“华韵城芳·共享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女性特展。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这是一次共识的汇聚——
在峰会上,来自亚洲帕具体重点是加强妇女经济以降低贫困率,中亚法律确保妇女工作场所的发展;从平等教育——非洲性别平等,到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对气候变化和数字鸿沟下妇女权利的关怀……分享全球代表的经验,成就了当代女性无畏的发展。
“我相信,这次会议达成的合作共识将使北京成为我们平常的家。” 30年前,曾担任联合国第四次世界会议秘书长的格特鲁德·蒙盖拉对女性说。
环顾世界,性别暴力、数字鸿沟、战争阴影依然存在。面向未来,各方应重温北京世界妇女大会初衷,凝聚更广泛共识,开辟更宽路径,采取更务实行动,加快推进新时代妇女事业发展。妇女全面发展的过程。
10月13日,全球妇女峰会开幕式上,来宾鼓掌。同日,全球妇女峰会开幕式在北京全国大会上举行。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 摄
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妇女署执行主任巴胡斯表示,在这个充满分歧的世界里,性别平等始终是团结人类的共同力量。他呼吁各国兑现承诺采取行动。 “未来属于那些选择平等的人。”
《全球妇女峰会主席声明》指出:“面对变化和挑战,各国和各方将弘扬命运共同体意识,弘扬历史责任,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以联合国为主的国际体系并存,全球团结、信心、勇气和实践的开端……”
行动是他最好的语言。
未来五年,中国将向联合国妇女署再提供1000万美元;提供1亿美元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资金;与国际组织合作实施促进妇女和妇女发展的合作项目;把妇女女童作为优先受益对象,助力1000个民生发展领域“小而美”项目;邀请5万名女性赴华交流培训...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方愿与各方一道,继承和弘扬北京世界妇女大会精神,加快推进全体妇女发展新进程,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迈进,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策划:陈芳
记者:任勤勤、卢俊宇、魏古克亚克
协调员:郭宝江、杨维涵、杨宜军、杨阳
国内新华社制作